在 Javascript 裡面,整數、浮點數沒有區隔
比如我寫 11 / 2
會拿到 5.5
,但在 Java 會拿到 5
因此在使用 Javascript 除法的時候,我們時常要在除法外面包一層 Math.floor()
我們的預期是 Math.floor(5.5)
會回傳 5
所以我們也預期 Math.floor(-5.5)
會回傳 -5
……,但其實會回傳 -6
改用 Math.trunc() 就可以了,寫法是 Math.trunc(-5.5)
在 Javascript 裡面,整數、浮點數沒有區隔
比如我寫 11 / 2
會拿到 5.5
,但在 Java 會拿到 5
因此在使用 Javascript 除法的時候,我們時常要在除法外面包一層 Math.floor()
我們的預期是 Math.floor(5.5)
會回傳 5
所以我們也預期 Math.floor(-5.5)
會回傳 -5
……,但其實會回傳 -6
改用 Math.trunc() 就可以了,寫法是 Math.trunc(-5.5)
在 2022 年的現在,主流瀏覽器都原生支援 <img> 的 lazy loading 了
所以在有大量圖片的網頁中,都可以直接為 <img> 加上 loading=”lazy” 來優化網頁效能
但最好別在網頁第一眼所見範圍的圖片開啟這功能
最近要把 Cognito User Pool 提供的 OAuth 登入功能串接到 Windows App,
一路上遇到不少問題,透過這篇文章做紀錄
這篇是 troubleshoot 的紀錄desu …
我有一個 GraphQL Query,他…
Promise + async/await 很好用…
最近公司在開發的一個專案在開發完核心功能之後,上頭似乎對這個專案有了些想法,開始提出進一步的需求。
也因為逐漸增加的需求,從本來不需要Vuex、到引入Vuex;再到Vuex單一個store已經好幾百行;(實現各個需求的state, mutations, actions都放在一個store裡面)
再到發現有 store 可以被重複利用,於是使用 registerModule 做動態註冊,還用 namespace 機制存取剛剛註冊的 module
今天正是想紀錄一下這個有趣的機制還有workaround🤭
經典使用場景是用來**蒐集事件並傳送到後端伺服器*…